《入行论》第183课笔录(上)
《入行论》第183课笔录(上)
原文作者:寂天菩萨
本文作者:生西法师
为度化一切众生,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!
《入菩萨行论》是教导一个凡夫趣向菩萨修行的殊胜的窍诀,这里面宣讲的意义非常得深,因为是讲菩萨的行为。我们在修学《入行论》的时候,如果觉得词句很简单,或者认为《入行论》很简单,其实只不过是在表面上、从它的文字上面,比较容易理解而已。寂天菩萨在刚开始造论的时候也说,舍弃了很难懂的修饰、词藻等,通过简单易懂的方式来宣讲趣入菩萨的行为,所以词句当然就不会特别难懂,但是它的意义非常难以安住,因为这个是菩萨行。
凡夫人因为受凡夫人的习气等的控制,思想、行为总是相应于轮回当中凡夫的种种思维方式,因此现在我们这些凡夫的行为和《入行论》当中所讲的菩萨的行为,一对比的时候,就知道差得非常得远。所以我们在学《入行论》的时候,不要认为这个非常的简单、容易,容易简单只是词句而已,它的意义非常深的,所以我们要经常思维词句所表达出的意义,菩萨在这个问题上是怎么思维、修行的,菩萨的慈悲、智慧是怎么样的,必须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来了知,了知之后,把我们的凡夫心逐渐地调整,变成菩萨的发心、行为,最后我们就可以真正地趣入菩萨行,入菩萨行的意义就可以完全地表达出来。
我们在学习的时候,这里面讲了两大内容,一个是宣讲世俗菩提心,第二个宣讲胜义菩提心。虽然从整个论典的篇幅来讲,胜义菩提心的宣讲不是特别得多,但是这里面讲到非常重要的抉择一切万法究竟实相的意义。一切万法的究竟实相并不是谁创造、发明的,这种意义其实是一切万法的自己的本相,它自己的本体就是如是安住,只不过众生以自己的无明愚痴没办法发现而已。佛和菩萨证悟了这种究竟的意义,通过经典、论典的文字给我们宣讲。对于菩萨行,对于殊胜的胜义菩提心,我们也必须要去认真地学习、了知,因为这里面所讲到的就是一切万法的究竟实相。
在世俗菩提心当中,要让我们生起利他的意乐,打击我们相续当中根深蒂固的我爱执。在胜义菩提心(宣讲胜义空性)的部分,也是让我们了知一切万法的究竟实相,或者说菩萨入根本慧定的时候,他是如何安住这样一种实相的本体。这就是《入菩萨行论》所宣讲的两部分的内容,一个是世俗菩提心,一个是胜义菩提心。
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,其实也可以和大乘教法的精要进行对照、了知。世俗菩提心是大乘核心当中的慈悲,胜义菩提心所宣讲的是大乘核心当中的智慧,所以大恩上师也经常提到整个大乘,除了慈悲和智慧之外,绝对再没有第三种修法。作为想要修菩萨行、想要趣入菩萨行的后学弟子来讲,怎样让我们相续当中产生利他的慈悲心,怎么样在内心当中产生了知万法究竟实相的智慧,在《入行论》当中宣讲得非常细致、清楚,所以我们必须要长时间学习,通过闻思的方式断除增益,有了定解之后,再一步一步去改变自己的相应凡夫轮回的心相续,这就是我们学习《入行论》的殊胜必要性。
前面的世俗菩提心,我们已经学习过,至于有没有生起来,当然和每个人的根机、意乐、精进、信心等等,有很大的关系。有些上根利智者,或者前世曾经修学过慈悲心、菩提心的道友,通过学习前八品的内容,内心当中以前没有世俗菩提心,现在已经发起了世俗菩提心,不管是造作的、不造作的,内心当中已经有了“为利众生愿成佛”的誓愿和心态,从这个方面来讲,就算具足了世俗菩提心。
胜义菩提心是远离分别念的,它的究竟意义非常深,所以我们真正要相应于这个究竟的胜义菩提心,就必须要知道,现在我们的种种所思、所想都是错误的,都是相应于凡夫、相应于分别念的想法。如果要学习胜义菩提心,如果要真正学习菩萨入定的殊胜见解、智慧,我们必须要掌握在《智慧品》当中所宣讲的究竟含义。
这个究竟的含义,前面我们讲过,二转法轮的宣讲方式不是直接地指出来这个是什么、那个是什么,或者说空性应该是这样的。它不是这样的,它不是表诠。其实二转法轮当中讲空性的时候,它是遮诠。遮诠就是通过遮止的方式来诠释空性,遮止什么?遮止凡夫人种种的戏论、种种的分别心。真正地把众生的分别心全部都归纳起来,无外乎就是有无二边(或者叫常断二边),就是有和无,所以这里面就是破斥众生相续当中认为有、无的执著——既不是有、也不是无。因为众生只能执著有无的缘故,所以把有无遮破掉之后,不是有、不是无的这种状态,就叫空性。
所以在《入行论》当中,前面对于很多有的边的执著,比如说,世间凡夫人执著的有的方式,外道执著的有的方式(比如神我、自性、大自在天等等),小乘所执著的微尘、刹那,或者唯识宗所执著的阿赖耶识,或者自续派所安立的分二谛的观点等等,这些认为存在的、认为有的,都要一一遮破,所以这里面对很多法进行了遮破。
为什么要遮破呢?并不是中观论师特别喜欢诤论,一定要争个你死我活、一定要把对方打倒,其实不是这样的。因为他要抉择空性,以前我们讲了,他必须要通过表诠(?遮诠?)才能够以真正比较接近空性的方式进行认定:空性到底怎么样呢?所以就要把不是空性的法一个一个都排除掉。他是用排除其他不是空性的法,最后认定这个就是空性法,所以这里面就排除了很多法。
前面讲到《心经》,《心经》从色法、五蕴开始,乃至于到无智亦无得(即菩萨的智慧,最后“得”就是佛果),所以从色法到一切智智之间的,我们的分别心能够执著的,我们的眼识、耳识能够执著的,不管是有分别的识和它的对境,还是无分别识和它的对境,这些都要一个一个进行观察——无眼、无耳、无鼻、无舌、无身、无意,乃至于无四谛、无十二因缘、无智亦无得。
只要是我们能够执著的,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空性,所以要把我们能够执著的东西全部否定掉。把所有能够执著的东西都否定掉之后,我们就说这个就是空性。这主要是先破有边,破了有边之后,我们就会执著空的这种状态,最后因为有不存在,无就没有(如果没有显现就没有空性),所以这方面就把无也破掉。所以既没有有,也没有无,这就显示了究竟空性。所以《智慧品》虽然词句不是很多,不到两百颂,但是这里面讲到的是最究竟、最圆满的空性,它不是按照小乘的观点讲空性,也不是世间人认为的方法来讲空性,也不是按照唯识宗,乃至于不是按照中观自续派的方式讲空性,它是按照应成派的观点讲究竟的离有离无的、殊胜的大空性,一切无所执、一切无所缘的究竟的大空性。
其实在密法当中,大圆满当中所讲的空分方面,或者大手印当中所讲的空性,禅宗讲到的殊胜的法身,这些其实都是大空性。大中观、明心见性、大手印、大圆满,其实都是在从无执著的这个角度来讲,完全一模一样。
在宣讲空性的时候,有些地方大德归摄到,龙树菩萨讲究竟实相法界和弥勒菩萨所讲的究竟法界,讲解的方式不一样,因为龙树菩萨着重宣讲二转法轮,弥勒菩萨主要宣讲三转法轮如来藏。打比喻来讲,就好像一个核桃或者一个果实,龙树菩萨说,外面的这个皮是不好的,必须要把皮去掉,比如核桃壳、桔子皮,龙树菩萨的意思就是必须把外面的皮去掉。弥勒菩萨说,这里面核桃的果肉、桔子的果肉,这个是很好的。
所以说其实讲的方式不一样,一个是说这皮不好、要把这个皮扔掉的意思,那把皮扔掉之后,剩下的是什么?剩下的当然就是如来藏光明的显现。弥勒菩萨所讲到的里面的内容——如来藏,众生本具的如来藏是常乐我净、光明显现等等,主要是讲它的核心,讲这个存在的部分。所以说一个是把不是属于它的部分去掉,一个是说它存在的部分,其实讲的就是一个意义。
当中观应成派的论师证悟空性时,他的如来藏会不会显现呢?当中观应成派的修行者证悟空性时,如来藏光明是同时显现的,毫无疑问。抉择三转法轮如来藏的时候,绝对是要在空性的基础上进行观察、安立。所以说,所讲到的都是一个法界,只不过解释、表达的方式不一样。在讲二转般若的时候,必须要按照龙树菩萨的系统来进行宣讲,如果不按照遮诠的方法宣讲,就绝对抉择不了远离一切四边八戏的大空性。弥勒菩萨相应于二转般若,比如宣讲《现观庄严论》的时候,也是按照打破对一切万法的执著的方式讲行宣讲,必须要这样。如果要讲如来藏的常乐我净、如来藏显现的光明,必须要按照弥勒菩萨第三转法轮的思想进行抉择。如果不按照这方面抉择,就永远抉择不了如来藏。
如果要抉择如来藏的光明,用二转法轮的方式是没办法抉择的;如果要抉择般若大空性,按照三转法轮的方式无法抉择,所以说在抉择的方式上面,二转法轮和三转法轮不一样。但我们要了解,不管二转法轮所抉择的空性,还是三转法轮所抉择的如来藏光明,其实就是一个本性,只不过是一个本性两个不同的侧面。
一个说这些戏论必须要遣除,所以说二转法轮所讲到的全都是遣除戏论的、破执的。二转法轮所讲的所有都是破执(破执著),破一切的执著——破有的执著、破无的执著、破色法的执著、乃至于破对成佛的执著。当我们把执著破掉之后,法性不可能不显现。所以说三转法轮是在二转法轮基础上宣讲的,二转法轮已经把该破的执著(凡夫的分别心的执著)打破了,再在这个基础上宣讲光明如来藏,众生就不会再去执著如来藏是不是凡夫人面前的实有法、是不是空性等等。
有些修行者,因为没有在先学二转法轮的基础上,再学三转法轮,所以当他看到常乐我净、如来藏光明实有的时候,他就会产生很多疑惑。如果能通过初转法轮、二转法轮、三转法轮这个次第学上去的话,当我们学习到二转法轮的时候就知道,一切分别心,和分别心面前的所有执著、所有戏论,都不存在,不要说它的本体,连它的名称都没有。如果这样,再在这个基础上抉择三转法轮的如来藏,我们就知道了,能够被执著,戏论的分别心在第二转法轮当中已经被破掉了,已经是不存在了。所以三转法轮再怎么讲常乐我净的这些名词,也绝对不可能落到戏论当中。也就是说世尊在《楞伽经》中,对大慧菩萨所宣讲,我这个如来藏的宣讲不同外道的神我,是通过三解脱等方式进行宣讲的,它本性是空性的。
所以说我们在学习这个问题时,我们再看颂词,颂词当中所宣讲的是破数论外道,数论外道就是因中有果论。因中有果论在某些地方和内道的思想比较相近(我们只能说比较相近,绝对不是相同),因为从三转法轮的思想来看,一切的佛光明、佛的智慧,佛陀所具足的所有法身智慧,乃至于《楞伽经》当中讲的一切三十二相、八十随行好,其实都在如来藏当中本来具足。如来藏就相当于因一样,果就是这些如来藏的光明,好像就是因中有果一模一样。如来藏在众生本性当中如果没有的话,它也没有办法重新显现出来,从这个角度来讲,和数论外道的观点比较相似。密乘中在灌顶时,有时也这样讲,众生的心中如果本来没有佛性,那么上师在灌顶之后,再怎么给你直指心性,也无法直指,就是因为本来具足,才可以直指。所以说这个地方和数论外道的因中有果也比较相近。
但是我们说,只是相似而已,绝对不是相同,没办法相同。因为它的核心在前面已经讲到,外道的神我、自性,他宣讲的时候,说它是恒常不变、实有的、它不是空性的法,在通过中观思想观察时,就会出现很多矛盾。而如来藏的本性,词句上面虽然也宣讲恒常不变等,但它的意义是在二转法轮般若法轮基础上面抉择的,它的本性是完全没有丝毫戏论、是本来空的。所以说在这样抉择的时候,虽然词句一样,但意义千差万别,意义有天渊之别。当然密乘中的众生本来是佛等等,更是在显宗二转法轮和三转法轮基础上进行的,进一步的安立,所以就更加不可能有丝毫的矛盾,不可能有丝毫和外道相同、相似的地方。
我们如果在学习时没有把这些空性的观点理解好,后来学如来藏思想、学他空、学密乘观点的时候,非常容易产生邪见。我们其实也看到过,有些居士把外道的《薄伽梵书》、《奥义书》拿来,就说“你看,这里面也讲到了这些思想,和佛教是相同的,所以这些也是正法。”或者有些人说“佛法不是正法,因为在外道的书中也出现了类似的说法、类似的词句。”这些只是相似而已,绝对不是相同。
在《中观庄严论释》当中,全知麦彭仁波切从很多方面,对照词句一样的很多外道、内道,从词句方面相似的非常多,只是词句相似,但意义完全不一样。作为一个内道的修行者,如果不把这些分析清楚,第一,容易对佛法生邪见;第二,容易把外道的邪法认为是正法,进行依止、学习。没有经过正统的长时间依止上师,闻思佛法,非常容易产生这种怀疑、邪见,为了让我们内心不要产生类似邪见,我们必须要非常认真的来学习,佛菩萨的论典当中,对空性、对如来藏到底是怎样宣讲和安立的。
而且在宣讲、在听的时候,最好也是跟随有传承的这种系统进行学习,因为有传承而讲解的方式,和凡夫人自己看书所谓悟出道理而宣讲,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。如果有传承,他有很多窍诀,这个地方最微细的地方怎么辨别,那个地方怎么辨别,相似、不相同的差别点在哪里,像这样,都会讲得很清楚。讲得很清楚,我们自己在这个过程当中就可以辨别。在佛学院学习的时候,依止大恩上师、益西彭措堪布,学习了很多自空中观、他空中观的观点,通过大恩上师们的窍诀或者讲解,我们也知道很多词句相似不相同的地方,虽然不敢说分析得很清楚,但比较普遍的、容易出错的地方,这方面还是可以辨别一二的。所以我们常时间去依止、学习,其实对我们抉择一个清净的正见,是非常重要的。
前面我们宣讲了外道所认为的因中有果的观点,宣讲完之后,我们就给他发了个太过:如果因中有果的话,那就“食成啖不净,复应以布值,购穿棉花种”,这个方面我们已经讲了。
卯三、破彼之回答:
我们给对方发了太过之后,对方要回答我们的太过,否则的话,如果承认了“吃食物犹如吃不净粪,或者应该以买布的钱去买种子穿在身上”,像就相当于自己抽自己耳光一样,他绝对不可能轻易地就这样服输,所以对方要对他的观点进行救护的回答,那么我们要“破彼之回答”。
谓愚不见此,然智所立言,
世间亦应知。何故不见果?
首先讲这四句。“谓愚不见此”,对方说虽然是这样的,虽然食物上有不净粪,虽然棉花的种子上面它的确有果,但是因为众生愚痴的缘故,他见不到这个,所以我们的宗义还是没有过失的。中观师回答说:但是智者所安立的这些名词、言词,应该是让弟子和众生了解的,所以说“然智所立言,世间亦应知”,真正的世间人也应该了知、看到才行,“何故不见果”?那为什么看不到这个果呢?应该看到这个果。
我们再进一步看。“谓愚不见此”,我们前面给对方发了太过:在食物上面就该应有不净粪。但众生没有觉得吃饭时有吃不净粪的感觉,而且根本没有看到用买布的钱去买棉花种穿在身上。对方要保护自己的观点,他就说“谓愚不见此”,他就把这个过失推到凡夫人身上。他说,我们的宗义是淡黄仙人通过禅定看到的一切万法的本性,这个观点绝对不会有错,那么为什么众生看不到、不了解呢?“谓愚”因为众生很愚痴、没有智慧的缘故,所以看不到因中有果的观点,。所以对方就觉得没有什么问题,没什么过失。
他虽然这样回答了,但还是有其他的问题,所以中观师就进一步地给他宣讲这个过失,“然智所立言,世间亦应知。何故不见果?”这里面也包含了两种解释。
一种解释。
中观师:“谓愚不见此”,虽然你们说世间凡夫(愚痴的人)他看不到这个,所以他没有吃进去,但是你们创立这个宗派的智者,比如淡黄仙人,还有他的亲传弟子们,他们应该了知你们的因中有果论吧?”
他们(数论外道)说:当然了知。
中观师说:既然你们的祖师已经了知因中有果论,凡夫人因为愚痴看不到他们没有实行,但是你们创立宗派的祖师他们应该了知,那么为什么他们不实行呢?他们也没有吃饭相当于吃不净物一样,或者他们也没有花钱去用买布的钱买棉花的种子穿在身上,也没有看到他们实行。像这样,凡夫人没有实行也不了知,你们祖师也没有去了知、实行,所以对你们的观点仍然是有很大的危害的,那么就说“何故不见果”?这是一种回答的方式。
第二种回答的方式,就是从词句上,“然智所立言,世间亦应知”,从他的词句上怎么样了知呢?
对方说“谓愚不见此”,他说凡夫人看不到这个因中有果。但其实淡黄仙人他自己在安立这个论式(观点)的时候,他是对谁安立的呢?他当然是对世间人安立的,他是对世间的现象作了分析、观察。“然智所立言”当中的“智”就是智者,我们可以理解成淡黄仙人或者他的传承弟子们。“然智所立言”,他们所安立的语言(比如“因中有果”)和语言所表达的意义,“世间亦应知”。因为因中有果的这些果我们都是可以看到的,五唯、五大、五业根、五知根这些都是世间的果法,都是世俗谛,属于二十三谛法,这些二十三谛法当然是世间的法,所以他安立的这个果当然是世间能够看到的果,所以“果在因中存在”这一点,肯定是世间也应该知道的,所以说“然智所立言,世间亦应知”。因为他宣讲的就是世间一切的现象到底是怎么回事,既然这样,那么我们在世间的现象上面、在果上面可以去观察分析,这个果在因上面到底存在不存在?这就不存在所谓的凡愚看不到,因为他所宣讲的是世俗这一切的现象,所以就说“世间亦应知”。你们这个智者所安立的名词、意义,所安立的因中有果,它是针对世间现象安立的,所以他所安立的这一切应该世间人能够了知、看到的,“何故不见果?”
我们学习到这个问题时,也许会有一个疑问。前面我们看到的“因时若有果,食成啖不净,复应以布值,购穿棉花种”。那么我们安立因中有果,已经在世俗现象当中,比如说“不净”(不净粪)、“食”(米饭或者面条等等),食物和不净粪是因果的关系。我们说,如果因中有果的话,那在食物上就应该有不净粪,你吃食物就相当于吃不净粪;棉花种是因,布是果,是因和果的关系,如果因中有果的话,就可以买棉花的种子,把棉花的种子穿上就可以了。
有时候我们会想:数论外道所安立的不是这个,数论外道的因是自性,然后自性当中显现了二十三谛法,所以说这个果虽然是众生能够看到的,但是它的因是胜义谛(自性),我们看不到。如果是这样,中观师所用的“食成啖不净”、“购穿棉花种”的比喻,能不能真实和数论外道的观点对应?因为他们真正的因就是自性,一切的果法都是隐藏在自性当中(不明显的果),然后显现出来我们现在能看到(明显果),所以按照对方观点来讲,我们永远只能看到果,而看不到果在因中存在的事实。
如果我们这样分析,其实是没有仔细观察的过失,为什么这样讲呢?因为因中有果,他的二十五谛法当中有一个主因,然后还要通过这个因产生果,然后果又产生因。我们看,最早的因是什么?最早的因是自性(他说三德平衡是自性),然后开始变现的时候,第一层因果就是自性显现成大,大就是第一种果,大就是自性所产生的果。然后以大作为因,而产生三种慢(现象慢、思维慢、冥暗慢),从这方面讲大既是果又是因。从这就开始了,并非所有的果都是自性产生的,有一部分果其实是从前面的果法再产生后面的法。现象慢显现成五唯,然后再从五唯产生五大,所以五大(地水火风空)是从五唯(色声香味触)产生的。从思维慢产生五知根、五业根、意根。所以他的因果并不是直接从自性产生二十三谛法,里面还是有次第的:从自性产生大,大产生慢,慢当中首先产生五唯,五唯又产生五大,五大是纯粹的果法。五唯属于现象慢产生,现象慢它自己变成了五唯,所以它既是果法它也是因法,所以这里面其实是有果有因的。
因此我们在观察的时候,就说:你的果法在因中存在,应该可以看到。所以说单单从现象(二十三谛法)当中也可以有因中有果,我们提到食物和不净粪之间的关系,食物和不净粪其实就是在二十三谛法当中存在的,二十三谛法中也可以有因中有果的思想的。然后棉花和它的果(布)也可以这样安立。在观察的时候,我们所安立的这个比喻、例子,其实是很正确的,没有任何的过失。如果真正是因中有果的话,那我们也可以在五唯当中看到五大,或者在思维慢当中可以看到五知根、五业根,像这样都可以显现,也会有种种的过失。所以说,“何故不见果?”应该可以见。
对方所认为的这个问题,我们就从两个方面来具体地观察。一个是,你们自己的祖师、已经证悟实相的智者们,他们安立了这个名言,但是他们也没有去实行,如果实行了,“世间亦应知”,我们可以这样了解,世间人他也可以看到。但我们从这个传记、从他的记载来看,从没有见过淡黄仙人怎么样只穿棉花种,把棉花种挂在身上当布取暖,也没有看到他安立食物当中有不净粪的观点。所以“然智所立言,世间亦应知”的第一个解释方法,我们可以从他自己的祖师(智者)安立了因中有果的言论,但是他自己也没有实行,如果他实行了,世间也可以知道他到底实行还没实行。
还有第二种解释,“然智所立言,世间亦应知”,就是说,你智者所安立的名言,其实就应该让世间人知道你安立了因中有果,但世间人没办法知道的缘故,所以你这个论师、论典和众生没有任何关系,没有宣讲到这一切万法的实相,所以“何故不见果?”其实应该见到果。但是没有见到的缘故,所以你们的回答其实是不正确的、很牵强的,没办法真实地遣除前面所发的太过。
下面对方继续诤辩,
世见若非量,所见应失真。
对方说,虽然因中的确有果,但是世间人所见并不是正量。前面我们提到过,正量就是一种不错乱的、不颠倒的心识,或者正确的、不颠倒的心识就叫做量。对方说,世间人因为有业惑的缘故,修行不到量的缘故,所以看不到真实。世间人看不到因中有果,就是因为他的能见是错误的,世见非量,世间人不是正量,即世间人的眼根、意根,因为没有修道的缘故,所见所闻都是错误的、是颠倒的,看不到万法的实相。所以对方就从“世见若非量”这方面进行回辩。
我们回答说,“世见若非量”,如果说世间人所见的是非量,它不是正量,它是错误的心识,那么“所见应失真”,通过世间人所看到的这些果法也应该不是真实的。
世间人所见到的到底是什么果法?世间人所看到的就是这些二十三谛法,比如说身体的五知根、五业根(口、手、脚、大便道、小便道)、心脏(意根)、色声香味触(五唯),地水火风空(五大),这些都是二十三谛法当中所包括的,也是众生所现量见到的。如果众生的能见是错误的,那么众生所见到的绝对也是错误的。就好像眼睛如果有问题,所看到的绝对不是真实的。眼睛有病的时候,比如得了黄疸病、肝炎、眼翳,这时所看到的白色东西都变成黄色了。如果眼根有毛病,它所看到的这一切都是假的、错误的。上师在讲记当中也提到过,如果使用的工具(比如望远镜)不是一个标准的工具、有问题,所看到的东西当然也是错误的,这个比较容易理解。
如果说世间人所看到的是非量的话,那么“所见应失真”,他所看到的这些就绝对是错误的,但在你们二十五谛法安立的时候,这个二十三谛到底是什么?众生所看到的这个是二十三谛,还是众生看到的这个之外是二十三谛呢?其实按照数论外道二十五谛的观点来看时,所谓的世俗谛(二十三谛法),其实就是众生的经验,就是众生自己的眼见、耳闻、所经由的一切。如果说众生的能见(心识)非量,是错误的,那众生所看到的这一切是错误的。如果所看到的是错误的,那你安立二十三谛法、安立因中有果有什么意义呢?这样就把对方的问题返过去,对其根本意思作一个颠覆。
这个地方的核心、重点在哪里?因为对方想要避免前面中观师所发的过失,他就提出:世间人因为有无明的缘故,看不到真实;或者说世间人的眼识、智慧有误,不是正量。
(中观师就回答),如果世间人不是正量,所见怎么就能够变成真实的呢?如果能见出了错误,所见一定是错误的。众生的所见错误,就会引发另外一个问题:其实这些所见恰恰就是数论外道安立的二十五谛法当中的二十三谛,即一切的世俗谛,这一切的世俗谛恰恰就是众生所经验到的,众生所看到的二十三谛法其实是失真的、是假的。对方安立了二十三谛法、因中有果、因中有这些二十三谛,但是众生的所看到的二十三谛全都是假的,那安立因中有果有什么意义呢?就彻底地颠覆了对方所谓因中有果的思想了,所以说就“所见应失真”。
这方面看的时候,中观师只是回答一句,说“所见应失真。”我们了知了“所见应失真”,它其实可以彻底颠覆因中有果。因中具有的是什么果?因(自性)当中所具有的二十三谛到底是什么果?是众生现在所看到的一切山河大地,或者是其他的法?但是对方没有说其他的法,只是说五唯、五大、五知根、五业根,其实五知根、五业根就是众生的眼耳鼻舌身,手足、大便道、小便道,除了这些没有其他的法了,五唯是色声香味触,五大是地水火风空,就是这些东西。所以如果众生所看到的这些不是真的,二十三谛法就失坏了。二十三谛失坏的话,因中有果(果在因中出现)怎么安立?到底是什么?除了众生所看到的这些,还有其他的什么二十三谛法吗?其实根本就没有了。所以对方如果要回答“世见若非量”,最后中观师回答:“所见应失真,那你就彻底失坏了因中有果论”。
我们一定要知道这里面是怎么推的,或者给对方发过失到底是从哪个地方发的过失,如果很准确地掌握到这些,我们就可以理解这个颂词当中所讲到的,寂天论师的确点到了对方的死穴,把对方的死穴点住了之后,他就没办法动弹了。这里面一步一步地辩论下来,一问一答、一问一答、一问一答,下来之后,就是“所见应失真”,就把对方的观点死死地抓住了,让对方根本没有反抗的余地,因为彻底把他的核心思想完全驳倒了,所以对方顾此失彼,自相矛盾,没有办法自圆其说。这方面是“破彼之回答”。